Nature:核苷酸代谢紊乱如何通过线粒体DNA触发炎症与衰老相关表型
来源:
|
作者:li
|
发布时间: 35天前
|
95 次浏览
|
分享到:

近期,发表在 Nature 的最新研究《Ribonucleotide incorporation into mitochondrial DNA drives inflammation》揭示了核苷酸代谢失衡与炎症反应之间的重要分子机制。研究团队发现,核糖核苷酸(rNTPs)异常掺入线粒体 DNA(mtDNA)会触发 DNA 损伤和外泄,从而激活 cGAS–STING 先天免疫通路,推动炎症及衰老相关表型的发生。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 代谢-免疫-衰老交叉通路的理解,也为核苷酸代谢调控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潜在思路。
研究背景
核苷酸代谢在维持 DNA 完整性和细胞稳态中起关键作用。此前已有研究表明,核苷酸合成失衡可导致线粒体 DNA 外泄并触发炎症反应,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。本研究通过小鼠模型与
细胞实验,进一步揭示了 rNTP 错误掺入 mtDNA 是驱动炎症的重要环节。
主要发现
核苷酸代谢失衡 → rNTP 异常掺入 mtDNA
在缺乏线粒体外切核酸酶 MGME1 的小鼠肾脏炎症模型中,研究者观察到 rNTP 在 mtDNA 中的累积。
在衰老小鼠多个组织,以及缺失线粒体 i-AAA 蛋白酶 YME1L 的细胞中,也出现类似现象。
衰老和细胞周期停滞的联系
在合成脱氧核苷酸能力下降的衰老或周期停滞细胞中,mtDNA 的 rNTP 含量显著升高。
这一变化导致 mtDNA 更容易外泄至胞质,并激活 cGAS–STING 通路。
炎症与衰老相关表型(SASP)
rNTP 异常掺入触发的 mtDNA 外泄,会驱动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(SASP),释放多种炎症因子。
值得关注的是,外源性添加 脱氧核苷(dNs) 可显著缓解这一过程。
产业与应用意义
医药研发:通过靶向核苷酸代谢、提高 dNTP 水平,可能为抗炎症、抗衰老和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新策略。
核苷酸产品应用:外源性脱氧核苷在实验中表现出抑制炎症和 SASP 的效果,提示其在药物研发及功能性营养补充剂中的潜在价值。
衰老与慢性疾病:研究揭示了衰老细胞中 mtDNA 异常与炎症之间的直接联系,这对 肾脏疾病、肿瘤免疫以及免疫衰老 等领域具有参考意义。
声明: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内容为了宣传行业动态所用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