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ure子刊:基因编辑领域迎来突破-开发出无脱氨酶T-to-S和C-to-G碱基编辑器
来源: | 作者: | 发布时间: 318天前 | 1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行业动态













近期,研究人员成功开发了两种无脱氨酶的基于糖基化酶的碱基编辑器,可直接编辑胸腺嘧啶(T)和胞嘧啶(C)。这一进展拓宽了碱基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,为基因编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。

 

现有的DNA碱基编辑器能够直接编辑腺嘌呤(A)、胞嘧啶(C)或鸟嘌呤(G),但尚无直接编辑胸腺嘧啶(T)的编辑器。为了填补这一空白,研究团队通过融合Cas9裂解酶(nCas9)与工程化的人尿嘧啶DNA糖基化酶(UNG)变体,开发出用于TC编辑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。

 

研究团队通过对UNG进行多轮结构指导的理性突变,成功开发了两种新型基因编辑器:gTBEgCBE。这些编辑器分别具有高效的T-to-S(即T-to-CT-to-G)和C-to-G转换活性。

图源: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),DOI: 10.1038/s41467-024-49343-5

 

研究团队通过几轮结构指导的理性突变,在培养的人细胞中获得了高效的gTBEgCBE,分别用于T-to-SC-to-G的转换。与近期开发的其他蛋白工程策略进行的平行比较显示,gTBEgCBE的性能更为优越,这些新型碱基编辑器扩大了现有碱基编辑器的靶向范围,为基因编辑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 

此次研究开发的gTBEgCBE,为基因编辑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工具。这些无脱氨酶的碱基编辑器不仅提高了编辑效率,还扩展了编辑的碱基范围。研究团队表示,这些新工具将在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
 

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这些新型碱基编辑器,并探索其在不同细胞类型和基因位点的应用潜力。这将有助于推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,并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。

 

通过此次研究,科学家们成功开发了两种新型的无脱氨酶碱基编辑器gTBEgCBE,实现了对TC的直接高效编辑。这一突破不仅为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提供了新的工具,还为基因研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。随着更多研究的展开,这些新型碱基编辑器的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和应用。


声明: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内容为了宣传行业动态所用,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