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某公司联合多家机构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发表名为“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治疗提高高HBsAg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A功能治愈率”的文章,该文章主要探讨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HBsAg损失的评价。研究评估了聚乙二醇化干扰素-α2b (PEGIFN-α2b)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酯(TDF)的使用,以及是否接种粒细胞-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M-CSF)和HBV疫苗。该研究包括NA治疗后HBV DNA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,并使用目前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TDF和PEGIFN-α2b,在有无HBV疫苗和佐剂GM-CSF的情况下,确定有效提高功能性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率的策略和方法。
研究对象为中国九个医院年龄段在18~65岁的CHB和HBeAg阳性、HBV DNA水平维持在检测限以下、并且在NA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>1年的患者。对入选患者进行常规检测,以检测和量化乙肝标志物、HBV DNA、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、常规血液实验室和生物化学参数、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指标以及血清功能,主要终点是在第48周出现HBsAg清除(<0.05IU/mL)和HBsAg血清转化(HBsAg水平<0.05IU/mL和HBV表面抗体水平>10IU/mL)的患者比例。

实验将287名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,治疗48周,分别为单纯TDF(对照组)、PEGIFN-α2b+TDF和PEGIFN-α2b+TDF+GM-CSF+HBV疫苗。主要终点是48周和72周时HBsAg清除和血清转换的患者比例。最终实验结果表明:对照组、PEGIFN-α2b+TDF组和PEGIFN-α2b+TDF+GM-CSF+HBV疫苗组在第48周的累积HBsAg清除率分别为0.0%、28.3%和41.1%。在48周时,这些组的累积HBsAg血清转化率分别为0.0%、21.7%和33.9%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,使用GM-CSF加接种HBV疫苗与HBsAg清除(p=0.017)和血清转换(p=0.030)显著相关,GM-CSF和HBV疫苗接种方案最为有效。在随访72周时,PEGIFN-α2b+TDF组的累积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化率分别为28.3%和21.7%,PEGIFN-α2b+TDF+GM-CSF+HBV疫苗组和HBsAg分别为41.3%和33.9%。因此最终的结果表明:免疫调节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了HBsAg水平并提高了HBsAg清除率。